5月23日,附屬和平醫(yī)院靜脈治療小組(IV Team)成功實施長治市首例3CG磁導航導管尖端定位PICC置管術。該技術以“高精準、速定位”的優(yōu)勢革新傳統(tǒng)置管模式,標志著長治市靜脈治療專科技術邁入“智能精準導航時代”,為血管通路護理領域注入創(chuàng)新活力。
經(jīng)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(PICC)是臨床常用的輸液工具,可為患者提供中長期、安全的靜脈治療。傳統(tǒng)PICC置管因缺乏尖端追蹤定位技術,存在導管異位率的問題,延長治療等待時間、增加X射線暴露,增加了患者的經(jīng)濟成本。
而3CG 磁導航PICC置管技術是集“電磁導航技術”、“超聲影像引導”及“腔內(nèi)心電圖定位”三位一體的PICC置管高端技術,操作者可通過超聲影像屏幕實時查看導管在血管內(nèi)的路徑、及時調(diào)整位置,并在心電信號輔助下,將導管尖端精準送達最佳位置——上腔靜脈與右心房交界處(CAJ)。


該技術適用于血管條件復雜、治療需求特殊、異位風險較高的患者,尤其適用于兒童、孕婦、免疫功能低下及急重癥患者,可減少輻射暴露、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、縮短置管耗時,縮短治療等待時間、降低異位率及感染風險等并發(fā)癥,提高患者滿意度。

患者王某,83歲,診斷為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,既往行2次PICC置管術,因多次置管血管條件差且行動不便,經(jīng)IV Team成員全面評估,最終確定采用3CG磁導航技術行PICC置管。置管術中出現(xiàn)導管尖端向頸內(nèi)靜脈偏移,操作者通過實時導航畫面,清晰觀察到導管異位路徑并即時、精準調(diào)整導管走向,在本技術加持下,20分鐘順利為患者完成置管,尖端精準定位于上腔靜脈與右心房交界處,術后當日即通過該導管順利進行化療。

此次3CG磁導航PICC置管術的成功實施,不僅彰顯了附屬和平醫(yī)院在護理技術創(chuàng)新方面的實力,也為長治市靜脈治療領域樹立了新標桿。
(附屬和平醫(yī)院供稿)